那幾名中書舍人認為,算學是偏門科目,不應該獨占一科,后來李慕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最終才說服了幾人。
這張算學考卷,對李慕來說,簡單的不能再簡單,戶部尚書就是按照他的考綱出題的,雖然變了形式和數字,本質還是一樣的。
單論算學造詣,李慕可以笑傲大周。
算科的題量很大,就算是李慕,也用了小半個時辰,才寫完了整張卷子,然后將考卷裝進一個紙袋,貼上符箓封存。
算學一科,是戶部尚書親自出題。
考算學的時候,他就在場中巡視,以他的估計,兩個時辰的時間,這數千考生,沒有幾個人能答完所有的題目。
然而只過了半個時辰,他就看到有人交卷離開考場。
他認出了李慕,看著他離開的背影,不屑道:“不過是仗著陛下的寵愛,才能在朝堂上躥下跳,遇到考驗真才實學的時候,便要現出原形。”
劉儀就在他的身旁,問道:“尚書大人說的可是李慕?”
戶部尚書道:“不是他還能是何人,本官的考卷,尋常人兩個時辰,也難以解答,他半個時辰就離場,恐怕根本沒算出幾道。”
劉儀搖頭道:“尚書大人可知,算學一科的考綱,是何人所出?”
戶部尚書問道:“不是你們尚書省嗎?”
劉儀道:“是李大人。”
戶部尚書愣了一下,然后問道:“你的意思是說,本官所拿到的考綱,是他出的,算學一科,是他自己出題自己答?”
劉儀點了點頭,說道:“也可以這麼理解。”
戶部尚書皺眉道:“焉有此理?”
劉儀道:“尚書大人不必懷疑算科的公平,李大人在算學一道的造詣,恐怕整個大周,無人能及,如若不然,中書省也不會讓他出算科考綱,以李大人的能力,根本無需科舉證明……”
在中書省的那一個月,劉儀等人,對李慕有了深刻的了解。
別人對他的印象,可能只停留罵天罵地的愣頭青上,但六位中書舍人卻深知,李慕不僅精通算學,刑律,在策問一道上,談及朝政大事,也時常有獨到的見解。
他不需要用科舉來證明他的能力,因為這場科舉,就是以他所具備的能力為藍本,來選取人才的。
科舉的時間為三日,第一天上午考算學,下午考刑律,第二日考策問,最后一日考驗修為。
算學對于李慕來說很簡單,第二場的刑律則不同。
刑律是科舉四科之一,極為重要,拿到試卷之后,李慕就知道刑部的出題之人,有點東西。
整張考卷,沒有一道題目,是考《大周律》原文的,所有的刑律題目,全是案例分析,且并不是簡單的案例,所涉及的案情往往較為復雜,有時候還會涉及法律和道德的探討,許多題目,李慕往往要思考很久,才能下筆。
考完離場的時候,李慕碰巧遇到刑部郎中,便多問了一句。
據刑部郎中所說,刑律題目,是刑部侍郎周仲所出,這和李慕的猜測相同,也只有他,才能想出這種稀奇古怪的題目。
第二天的策問對他來說,反而簡單一些。
這一科,考的是治國理政之法,三大書院的學生,極其擅長這些,策問題目是中書省出的,那一個月里,李慕和六位中書舍人不知道探討了多少遍。
算起來,考過的這三科,除了刑律有點難度,其余兩科,幾乎等于李慕自己出題自己答。
以后如果缺錢了,他完全可以出幾套模擬試卷,開辦一個科舉考前沖刺班什麼的,有資格接受教育,能參加科舉的,大部分都是不差錢的富家子弟,幾套卷子,就能讓他賺的盆滿缽滿,這可比開店鋪賺錢快多了,十足的無本買賣……
第306章 誰是考官?
李慕仔細思索之后,還是打消了開辦考前輔導班的想法。
科舉是朝廷選官的渠道,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,真這麼做,未免有些不把朝廷放在眼里,修行者若要追求錢財,再也簡單不過,隨手畫幾張符箓,賣給凡人,就能得到數不盡的金銀之物。
前兩天的三場考試已經考完,從現在開始,這次科舉的所有考生,命運便已經注定。
文試三場的成績,決定他們能不能通過科舉。
至于武試,并不會影響科舉的最終結果,武試一科,單獨排名,武試中表現優異者,會受到朝廷更多的重視,未來有更多的機會擔任朝中要職。
最后一場策問,李慕沒有提前交卷,而是等到鑼響之后,在外面等李肆出來。
看到李肆走出來,李慕走過去,問道:“怎麼樣?”
李肆道:“有幾道題目不知道怎麼答,不過問題不大。”
說完,他才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李慕,問道:“科舉的考題,真的不是你出的嗎?”
考過的三場中,他覺得難的,只有刑律。
他背了的律法條文,幾乎都沒有用上,好在他在陽丘縣,有著多年的捕快經歷,就算是自己沒斷過案,也見張大人斷過不少。
更何況,律法是用來維護社會公正的,很多題目,其實根本不用依照律法,一個正常人,憑直覺也能做出正確的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