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腦門陣陣發跳。
初步判斷,這具長形鐵匣子,屬于唐代的鐵器!
鐵器鑒定主要看顏、銹、標、技。
顏色、銹跡兩點,距離有些遠,不能細觀,但大體的特征與唐代鐵器吻合。
而后兩點,卻極具辨識度。
所謂標,就是指鐵器上的標識。
鐵匣子上的標識是高山流水撫琴圖,那位扶琴之人倒沒什麼,水中泛舟撫琴,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歡這麼干。
關鍵是旁邊那位赤膊赤腳醉酒踏水伴奏之人。
唐代氣象萬千,文化獨具魅力,民間廣泛流傳著一種踏歌而行的舞蹈形式,主要表現為頓足踏歌、拍手相合。
這種舞蹈,可以一群人聯袂踏歌舞,也可單人踏歌而舞。
李白一首著名詩《贈汪倫》之中,曾寫到“李白乘舟將欲行,忽聞岸上踏歌聲”,描述的就是這種踏歌而舞的場景。
圖案標識完全契合唐代生活的場景。
而最后一點技,唐代鐵器鑄造世界領先,一般均采用“油蠟制模”技術,也就是實心澆筑,需要大量鐵水,這種技術所澆筑出來的鐵器,沉重、渾厚、大氣。
有些讀者可能小學時曾學過一篇課文叫做《撈鐵牛》。
文中那具震撼世人的黃河大鐵牛,就是唐代油蠟制模技術鑄造鐵器的典范。
這鐵匣子屬于典型的油蠟制模成品。
前面曾有過推斷。
焦尾琴為東漢蔡邕而制,齊明帝時期出現一次,唐時被李淳風作為四大神器之一,授予了蘇家先師,從此在世間消失。
而現在這具鐵琴匣具備唐代琴匣的特征。
足以證明。
里面裝有蘇家神器焦尾琴!
第三百七十八章 沐風櫛雨
溶洞里面。
除了幾個人正用一種古怪的小型機器在鉆洞。
其它人全圍著漢白玉石臺的鐵琴匣觀看。
但他們卻并沒有打開鐵琴匣。
幾位鑒師和考古專家模樣的人神情顯得意猶未盡,嘴里嘖嘖稱奇。
“流水撫琴、踏歌而和,大唐風韻盡顯!不說里面的寶貝,單就這外面的唐代鐵琴匣,就足以讓人驚嘆!”
“確實!鐵繡已凝結成繡飯,當時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澆筑。”
“若能一睹里面寶物的真容,當真畢生無憾!”
“……”
朝天鼻冷哼了一聲,說道:“我說哥幾個,東西整體運出去,若你們有眼緣,上面自然會讓你們去鑒定,現在就別打這主意了!”
鑒師和考古專家聞言,神情均露出不無遺憾之色。
朝天鼻繼續說道:“我還是要再次提醒各位,上面下了封口令,今日之事,若敢泄露半個字出去,唯有一死!”
他在講這話之時。
眼神中抹過一絲無比濃烈的殺意。
我完全有理由相信。
這些人一出去就會被老司理給廢掉。
馬面保鏢轉頭問幾位鉆孔人:“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開孔出去?!”
一位正費勁巴拉鉆孔的人回道:“馬上可開!”
話音剛落。
“咔嚓”一聲響動。
墓室內塵土飛揚。
溶洞被機器硬生生地鉆出了一道大口子。
旁邊有人拿著鐵錘往口子的邊緣狠砸了幾下。
一漏百漏!
可以供兩人進出的洞口呈現。
外面的風雨頓時倒灌進來。
原本沉悶無比的石包山棺槨內部,立馬傳來了陣陣涼意。
朝天鼻見狀,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一般,立馬起身,高聲喝道:“起寶!”
幾位盜墓賊聞言,迅速走了過去。
一位拿著陰陽勾,勾住了鐵琴匣的底部。
一位手中拿了繩子、小龍杠,打算等同伴勾起鐵琴匣之后用繩子給綁住抬走。
形式有一點像抬棺材。
這是不損害里面寶物最穩妥的運寶辦法。
我瞅著那兩人寬的洞口。
腦海迅速形成了一個計劃。
等他們起了鐵琴匣,準備出洞的時候,我們瞬間從旁殺出,搶在他們的前面,奪了鐵琴匣,率先從洞口出去,可以不用返回,避免與溶洞入口那群正站崗的武功好手硬剛。
老司理絞盡腦子搞出這麼一個洞口,打算金蟬脫殼。
沒想到竟然會被我給利用。
當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!
我轉頭示意小竹,讓她到時看我的手勢行事。
小竹俏臉冷峻地點了點頭。
可能因為放置的時間太久了。
鐵琴匣與下面的漢白玉石臺有鐵咬石的情況,那位拿陰陽勾的盜墓賊起鐵琴匣竟然有一點費勁,只見他額頭青筋暴凸,嘴里爆喝一聲:“起!”
“咔嚓嚓”的響動聲傳來。
鐵匣子起來了。
下面竟然有一根線!
“臥倒!”
朝天鼻大吼了一聲。
但已經來不及了。
“轟”一聲響動。
漢白玉石臺石頭亂飛。
那兩位盜墓賊頓時被炸飛。
拿陰陽勾的那位血肉模糊,完全不能動彈。
另一位則躺在地上,身軀不斷地扭曲,嘴里發出痛苦的哀嚎之聲。
整個墓室里面塵土飛揚。
我腦瓜子頓時嗡地一下。
鐵琴匣與漢白玉石臺之間還放置了藥包!
琴呢?!
毀了?!
在彌漫的沙石、塵土之中。
我捕捉到了那具長方形的鐵琴匣。
它在翻滾、跳躍……
但它并沒有被毀掉!
油蠟制模澆筑的鐵匣子極為牢固!
可以抵抗藥包爆炸的沖擊!